我是有想过,或许我那样的失败,是没有像洛琪希那样的一位老师。但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人都没有吧,我很羡慕呢,到现在才意识到一位好老师对学生会有多大的影响。之所以要身体力行就是在于,也许孩子可以理解字面意思上的道理,但道理终究是道理。无法用行动诠释,那么即使在多年以后回忆,也只会记得“噢,老师确实有那么讲过”而不是“原来老师就是这样做的”。如果是后者,想必这个道理,也不仅仅是道理了吧。

所以可惜的是,当我意识到的时候,早已过了当时的年纪。

让我感觉可悲的是,当一个真正意识到自己错误的时候,通常都已经一切都来不及,一切都无法改变了。而鲁迪乌斯,却可以在来一次,所以他可以尽力的,去弥补自己的错误,因此他会无比珍惜身边的一切。这也是我羡慕的一点吧。但此想来我及时可以从“无职”里了解一些错误,回想并发现自己也曾经犯过,或许我会为此难过。但这种深恶痛绝的事,终究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,或许会因看到这样的故事而反思自己感到懊悔,但也会在不久后忘记。就像鲁迪乌斯自己说的那样,如果他的身边没有那些家人,没有人在时时刻刻的提醒自己。或许在刚来的十几年内,都会记得由一次死亡带来的惨痛教训。但在更久的时间后呢?几十年以后呢,也会忘记吧。

因此难能可贵的是那些他所珍视的人,以及像“人神”那样时刻都威胁着自己珍视的人,这都无时无刻的提醒着他。这也包括老鲁迪的日记,也许他在看老鲁迪的日记时,就跟我在看无职一样吧,不一样的是,这种警醒随时都在,而不是只是因为老鲁迪的日记。

以下是一些最近发现的问题

关于我自己的,貌似发现现在很少可以跟别人推心置腹的交流了。可以从这半年的说话状态上看出来,因为自己和别人聊天说话时经常会戛然而止,我不太确定是因为之前经常和人聊天,像是那种很喜欢聊天,只要开始聊,就会扩展很多很多。现在因为意识到这种问题,所以当话题偏离的时候就会主动停止。还是本身就不怎么喜欢聊天,既然也没有人愿意听,所以会主动停止。不管如何,就是开始越来越少沟通了。会主动的放弃话题,或者干脆就不说。不仅是朋友,和家人也是如此,我不太愿意离开自己房间,即使要出来也是直接离开家,也尽量避免和家人说话。在网络上也是几乎没有和,任何人聊天。我是知道自己其实有很多想说的,有分享也有倾述吧,但不知道和谁说。毕竟或许没有人愿意听我说吧。